Medicine Buddha || 藥師佛
Medicine Buddha; 藥師佛; Tibetan: སངས་རྒྱས་སྨན་བླ (Sangye Menla), སྨན་བླ (menla); Wylie: sangs rgyas sman bla, sman bla; Sanskrit: Bhaisajyaguru;
Medicine Buddha is the Buddha of healing and medicine in Mahayana Buddhism using his teachings as medicine to cure suffering in samsara.
在西藏,藥師七佛的修習法門最初是由寂護尊者在赤松德贊王在位時期傳入的。此一傳承起初由吐蕃王室秉承法脈,隨著吐蕃王朝的衰沒和西藏佛教後弘期教派的建立,此法門又被早期薩迦派等教派大德繼承發展並漸漸流入民間。後因宗喀巴大師注重事、行二部密法的傳承,藥師七佛法門在格魯派中也極受重視。
在格魯派諸多藥師七佛供修儀軌中,最爲著稱的有兩部,一爲四世班禪‧洛桑確吉堅參 (善慧法幢)的《攝薄伽梵藥師經軌心要.如意摩尼》;二爲五世嘉瓦仁波切的《藥師七佛供養儀軌如意王經》。前者以其內容濃縮、篇幅簡短而被傳稱爲「藥師簡軌」,藥師佛灌頂儀軌多依此傳授;後者有不少大徳在其基礎之上加以增訂,而有各種廣軌版本流傳。
藥師佛法門在顯宗與密乘皆廣為流傳,然而顯宗與密乘的教法卻存有部分差異—行者證得佛果時,會成就法、色二身,就法、色二身而言,其近取因密乘皆具足,顯宗雖具有法身的近取因,卻沒有色身的近取因。為什麼密乘具足色身近取因?其原因在於密乘具有不共於顯教的殊勝教法—自生本尊觀,藉由將自己融入空性,由空性中現起本尊的觀修方法,成為佛果圓滿色身的近取因。
以藥師佛法門而言,依顯宗傳承,需設置藥師佛壇城,祈請藥師佛,觀想本尊在前面虛空,但沒有觀想自己成為本尊的儀軌;密乘則可以觀修自己是本尊,由本尊身放射出無量的毫光與甘露,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故在利生事業的方便及福德資糧的累積,具有不共於顯宗的殊勝功德。
藥師佛千供修法中的“千供”,指的是千盞燈、二千杯水、千支香、千朵花、千杯塗香(以水代表)、千食子,合計七千杯供品。藥師佛千供修法具有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可迅速消除眾生的內外諸種疾病及障礙、魔難等,能使行者迅速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且能饒益一切有情眾生,令彼等違緣消除、福壽俱增,一切善願得以圓滿。
- All
- Event 活動
- Sadhana 法本
- Teaching 甘露教言